在视障人群的职业培养体系中,以中医推拿、按摩为主要就业方向的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成为了视障学生的首选。但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大多实践操作性很强,比如经络腧穴学、按摩学基础等,需要学生能够准确在真人身上找到腧穴的定位点或者以适宜的力度在人体身上进行推拿手法操作。而盲人的视力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在这些学科的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多媒体按摩点穴电子人体模型、智能推拿手法按摩仪等辅助教具,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下面就笔者在本专业教学实践过程中应用这些辅助教具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辅助教具在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视障生)教学中的地位
我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以视障学生为主。以在校生为例,2017级中医康复保健班学生共30人,视力障碍(视障一级至四级不等,包括全盲和低视力)者26人;2018级中医康复保健学生共36人,视力障碍(视障一级至四级不等,包括全盲和低视力)者33人。盲生的视觉虽然存在障碍,但是在其他感知觉,如触觉、听觉都很敏感。所以,与健全学生通过用眼睛观察获取知识不同,视障学生多以耳听、手触为主要学习途径。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课程以经络学、按摩手法为主,学生需掌握大量的穴位定位、手法实操等知识,故而在教学过程中需使用适合学生视障特点的辅助教具,以满足学生“以手代目”的学习需求。
二、辅助教具在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多媒体按摩点穴电子人体模型的应用
《经络腧穴学》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上承人体解剖学和中医学基础,下启内科、外科按摩学,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地位重要。学生对于经络腧穴定位以及主治范围掌握是否准确,直接影响了后期治疗学课程的开展。在以往的教学中,多使用表面带有标注着经络循行路线和腧穴定位的橡胶人体模型,但是由于视力缺陷,学生往往没法清晰地看到模型表面的标注内容。在课上,老师可以手把手进行腧穴定位点的教授,但是课下学生就只能互相讨论、寻找定位,所以,最终形成的腧穴定位认知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引入了多媒体按摩点穴电子人体模型进行辅助教学。该模型模拟人体形态,内置穴位接收信号点189个,对应十二正经以及奇经八脉的相应腧穴,同时连接安装有“多媒体按摩点穴软件”的电脑。盲生在日常学习中,可以按压模型的相应位置或者手持“光电感应器”点击人体针灸模型上的某腧穴,如果腧穴定位准确,腧穴会实时自动发光,同步播报腧穴的解剖定位以及主治范围等信息。软件也可自动生成针对不同经络的测验内容,方便学生在完成经络的学习后进行学习效果评估。笔者为分析应用效果,选择将17级中医康复保健班学生(30人)分成A、B两组,每组15人,视障学生按照残疾证分级不同,平均分配到两组。以手厥阴心包经教学为例,该经络含8腧穴。A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口授知识点完成后,指导学生在真人身上找到腧穴定位点,课后安排复习。B组在课前预习、课中授课、课后复习三阶段均采用该电子模型:预习阶段,学生自行前往实训室,通过触摸该电子人体模型,熟悉人体表面的体表标志;授课过程中,学生在“听”完知识点完后,用手在该模型上触摸寻找定位,利用光电感应器验证寻穴是否准确,定位准确后,模型会播放腧穴主治范围等知识点,学生以此突破视力障碍,耳听记忆;课后复习阶段,学生可以根据模型软件生成的测试题目,寻找穴位,利用感应器点取腧穴作答,自动生成分数,完成教学效果自我评估。本经学习完成后,两组对比,A组对于腧穴定位掌握的准确率为75%,主治范围背诵完成率为63%,B组对于腧穴定位掌握的准确率为93%,主治范围背诵完成率为85%。结果表明,使用该辅助教具的小组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2、智能推拿手法按摩仪的应用
我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中医推拿、按摩等行业。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课《按摩学基础》里所教授的各类按摩手法(滚法、一指禅等)就成了学生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学生视力较差,虽然可以通过手把手教学,完成手法形态的学习,但是手法力度、频率、深浅等方面,很难直观描述。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智能推拿手法按摩仪。该仪表面以仿真材料进行制作,模拟人体皮肤肌肉的弹性,内置手法参数测定系统。使用时,教师先在机器上操作手法,将手法的力度、频率、受力面积生成数据记忆。后由学生进行手法操作,系统将学生操作生成的数据和教师数据进行对比,显示差异项目。以掌振法的教学为例,该手法强调频率为600至800次/分,振动由浅至深,学生很难把握。但是对照机器生成的教师手法的力度、频率曲线,学生就可以对照改进,调整力度和频率,完成准确手法的学习。笔者将17中医康复保健班(30人)学生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5人,视力障碍学生按照残疾证分级不同,平均分配到两组。A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手把手教授,课后安排学生自行练习。B组学生在教师教授完手法知识点后,进行上机操作,由机器对学生手法进行反馈,提示学生手法与教师手法的差异,学生根据提示情况进行改进。该阶段学习结束后进行手法考核,B组在手法准确度上均高于A组。
三、辅助教具在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视障生)教学应用的反思
中职阶段的盲生,和同龄的孩子一样,好奇心强,喜欢电子产品,所以,多样化的多媒体辅助教具的引入,有效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突破了学生的视力桎梏,让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作者:孙璐 发表于《年轻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