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教育科研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特殊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建设的创新策略

发布时间: 2020-03-15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摘要服装专业自开办以来,一直以培养从事服装类的设计、制作、营销等方面的专业型人才,依据专业讲求技艺结合。对于中职类特殊职业学校,面向的是特殊群体,在技术和艺术二者要素上,更着重偏向对技术的掌握和延伸。在办学过程中,服装专业的建设发展和如何开展人才培养成为学校和用工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大力宣扬工匠精神的今天,服装行业的发展与更新对职业学校服装专业的发展定位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

关键词特殊中职教育  服装专业  创新发展


前言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幕的拉开,职业教育迎来新的机遇。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推动中,特殊中等专业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在培养残疾人职业教育方面,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已然成为职业教育中的另一支主力军。服装专业是依托服装产业的发展而兴起的,服装企业在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下,不断的更新交替,面对当前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化等信息科技的推及,给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产业的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冲击,面对当前服装专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创新专业建设,培养出顺应企业发展的残疾人技术人才成为教学的关注点。

1、本土服装企业的科技化发展

中国制造2025升级计划在服装行业的发展中引发一系列转型升级。笔者在服装企业的走访中发现,现代化科技的运用已然成为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更多的服装企业在生产中注入了新的科技力量。比如,本地企业丰泰服饰有限公司,在服装出口订单的生产中,更多采用的是智能模板的运用;报喜鸟子公司宝鸟服饰运用的最新的免烫技术;依立腾合作企业腾洋服饰有限公司在整个西服的生产流水线中采用的是智能服装吊挂系统。这些新科技的运用,大大降低了人工的使用率,提高了生产效率。用新技术来支持生产,改造提升生产流水线和服装工艺制作方法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单纯依靠人工和生产经验来完成订单生产的各中小服装企业在这场科技化的行业更新中,将面临着行业的重新洗牌。 

2、特殊中职学校服装专业发展的现状 

服装产业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批量生产,传统采用的是生产流水线模式,讲求的是工艺的熟练程度和实践经验。随着经济发展,自动化设备、智能化操作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面对挑战,企业面临技术的更新升级,而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为应对企业的新发展在人才培养上也将面临着新的要求。

2.1服装专业建设理念的落差 

面对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更新,职业学校在对服装专业的专业设计上仍停留在原地,并未同步向前,在服装专业建设上,特殊职业学校借鉴的仍是普通学校专业发展模式,师资发展与市场脱离,对新技术,新科技的使用,得不到及时更替,沿用普通模式对特殊群体进行普及式的教学,造成基础知识一知半解,高阶知识无从听起,动手实践浅尝辄止。

2.2服装专业特色的不明显

所谓特色,是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风格或形式。相比普通类职业学校,特殊职业学校的整体特色是教授群体的特殊性。就服装专业来说,在教学,定位等方面并没有体现出特殊群体的专业特色。教学上,教材是普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材,广泛适用于普通中职生;定位上,以车缝工为主要目标,与普通中职相比,学习内容一个样,教授方法大同小异,而由于残疾人群体在知识构架中整体上趋于薄弱,在和普通中职学校同年级学生相较时,往往实情是学习内容更简单,实践内容更单一,体现不出学生的学习特色,专业的教学特色,发展的定位特色。学生群体具有特殊性,而专业建设却不具备体现特殊性的特色,专业缺乏明显的吸引力。

2.3服装专业高就业率中的低质量

残疾孩子在特殊职业学校接受一定时间的学习培训后,完成规定学习任务,即走入市场。在就业中,服装专业存在着低质量的高就业率。何为高就业率,专业对口率高,岗位普及率高,基本能达到100%。何为低质量?由于人才培养质量总体偏低,造成特殊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只能从事产业链中最低端岗位,从事简单重复性工作,工资低,学生从业期望值低下,离职率较高。

3、特殊职业学校服装专业建设的创新策略

3.1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特色

服装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传统行业的产能趋于过剩,高品质需求趋于旺盛,随着2025中国制造的广泛铺展,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供给岗位将不断发生变化,对技术人才高质量的要求将成为鲜明的时代特色。服装企业中新技术不断在开发、应用,各企业在设备、理念、经营模式上不断更新,因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也应适应社会发展而发生相应的调整,传统专业要稳健并要逐步提升,新的专业要与时俱进并要符合实际。无论是传统还是新兴的专业,对于学校来说,都亟待提升专业内涵,提高人才质量。

(1)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明确

服装专业应调整、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培养目标。明确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目标,体现特殊教育的职教特色。加强实践性教学,我们要着重考虑如何才能培养出有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立足特殊群体,针对学习能力强弱制定三级目标,基础技能普及,中级技能重点,高级技术选修,让学习能力差学有余力的学生都能到切实有效的学习和训练。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包含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等等,对于特殊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尤为重要。

(2)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可以相结合

发挥专业优势,针对不符合入学又确实有学习愿望和自力更生精神的残疾人群体开展短期的应用性培训,为服装企业培训从事基础工作的一线工人,提供就业路径。通过培训,可以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水平,扩大专业影响力。

3.2强化建设师资队伍,体现技术

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就得改变自己的理念。现代职教理念中提到以德为先,服务发展,能力为重,学生为本,创新创业。对一个学校来说,认识职业教育的深度以及站立的高度是做强做大职业教育最大的竞争力,而特殊职业学校更是如此。立德先立师,所谓教育,便是既教书也育人。教师在未来发展中,不再局限双师型教师,应围绕向三能型教师靠拢,三能,即为既能胜任理论型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训,还能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性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督促教师把教学、实践和创造能力结合到一起。对于特殊职业学校来说,允许教师的能力有差异,鼓励教师扬长避短,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和部分发挥到极致,至于短板部分,要组建教研教学团队,在团队中协作完成。

3.3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体现服务

闭门造车是无法推动专业建设的,只有打开门来办教育,才能有突破性的发展。对于一个职业学校来说,检验服装专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检验。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否胜任企业岗位的需求,只有将企业和学校融合到一起,创造车间式教学环境,以市场标准检验学习成果,才能实现有质量人才培养。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创设具有股份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或者股份合作制的工作室和研发平台,将企业项目引进学校,通力合作,让项目服务教学,让学校服务行业发展,既提升教师教研水平,同时也带动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3.4调整规范课程体系,体现改革

建设好服装专业,目标就是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体现工匠精神,培养工匠精神,首先培养的就是高素质。

(1)专业方向要明确。要以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为基准,专业发展,应明确选择一个擅长的方向,办出专业优势;与地方行业发展结合,办出专业特色;专业与专业之间互通共建,体现专业特长。如果在专业课程建设上没有明确的主推方向,那么就很难凸显专业特色。

(2)专业技能要体现。规范课程的系统性,加强综合实践性教学,当技能与特定的岗位相联系时,就必须以企业岗位标准为基础。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大模块授课和小模块授课的教学模式穿插进行。

(3)专业教育有层次。要选择性教育,分流培养,尝试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就服装专业来说,到二、三年级时,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可将学生分流进行学习,程度好的并在一起进行有深度有难度的学习,程度弱的进行强化基础的学习,避开了班级的“一锅炖”,避免出现好的学生由于简单不想学,差的学生由于接受不了而不愿学的情况。

3.5广泛参与服装竞赛,体现实战

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体现就是服装专业的各类竞赛。通过比赛项目,激发学生学习的专注感和紧张感,在比赛中相互切磋,寻找差距,重新审视自我学习,在专业上去寻求学习的成就感,以赛促学。同时,可将企业的项目引进至比赛中,让学生在实战中进行练习,借助这些比赛,去培养企业需求的实际人才。

3.6纵深扩展就业,体现保障

首先,学生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就业问题,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对于服装企业来说,如果他需要一条流水线的管理者,他并不一定会直接去学校招聘管理岗位,而更多的可能是一个从基层脚踏实地锻炼上来的具备学习能力的这样一个后备者。因此,作为学生要树立正确积极的职业观;其次,学校作为学生就业的开拓者,在就业广度上,并不一定要着力于某一个具体岗位的标准。高度决定眼界,只有站的高,才能看的远。立足服装专业,除了定位工艺、制作、设计等相关的核心工作,像涉及专业的物流、服务,展示陈列等都可以成为就业范围。梦想在自己手中,就看如何用手中的笔去绘制这样的蓝图。让学生进口有引力,出口有保障,才是一个专业生命力的体现。

结束语

服装产业的发展是诱人的,同时也是充满挑战的。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服装作为综合性的产业,在设计、制作、服务、定制、包装等方面都会有创新的新要求。因此,特殊职业学校要立足特殊群体,依托企业培养出适应残疾学子个人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建刚.服装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纺织教育,2009,(3)

[2]   陈卓林.服装专业课程建设及职业化转型探讨.辽宁丝绸,2016,(4)


作者:张杨贵、刘桂芬   发表于《安徽教育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