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 【发布人: 】 【发布时间: 2014-03-13】 【点击量: 】
2014-03-13 点击量:
——李杰的家访有感
家访一直以来都是我校的优良传统,每年的寒假每位老师都会选择不同的学生作为家访对象。家访就是教师与学生及家庭之间心与心的零距离接触,家访使得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主体的对话和交流,汇成淙淙小溪,流进学生心田,促进学生成长。在特殊教育中,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家庭,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显得尤为重要。
对李杰同学家访的原因:
第一、李杰同学的家庭非常贫困。家里有五口人,母亲,姐姐和李杰本人三人是视力障碍,一名年幼的妹妹还在读小学,全家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亲和姐姐,父亲在全椒县打工,姐姐在全椒县一家小按摩店做盲人按摩。但这样的家庭情况,李杰在校的消费却让我惊讶,每月粗略估计高过1000元,手机话费就高达三、四百元。
第二、李杰与同学关系紧张。李杰的个人卫生情况很差,性格偏激,脾气暴躁。
第三、李杰爱好唱歌,其话费之所以那么高,也与此爱好有关,他经常向电台打电话,展示唱歌才艺。此外,他的广播也都用来听歌、练歌,很少用来听、记专业课的语音教程。
第四、李杰及其父亲透露出想退学的想法。
因为有退学的想法,所以李杰的父亲对我这次家访之行并不欢迎,但我还是决定要去。
在去李杰家家访之前,我也做了些准备工作。
一、在假期中,我多次电话联系李杰的父亲,并告知会在寒假中去家访的事情。
二、认真总结了李杰在一学期内的表现及各科成绩情况,让家长体会到我对学生的关心程度,也让家长看到学生的进步与不足,客观、全面的了解孩子,给孩子最好的指导。
三、认真考虑李杰的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理念,在与家长交流中能更好的把握语言艺术,达到家访目的。
走之前,他的父亲向我表示,会好好考虑是否上学,也会和李杰谈谈,毕竟未来是他的,他应该自己为自己打算。
回来的路上,我也在思考。父亲对于孩子的内疚,让他可以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不考虑合理还是不合理,他认为这是爱。恰恰是这种“爱”让李杰的脾气暴躁,性格难以相处,甚至做任何事情都不考虑别人,只考虑自己。恰恰是这种“爱”,让李杰可以无视家庭的困难,毫无顾忌的向家里开口要钱,满足自己的高昂消费。我想有很多家庭都对这样的孩子有这种内疚之情,进而在教育上有所偏差。从事特殊教育的我们,需要与家长有更多的沟通,在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才能更好的让他们成长、发展。另外,在这次的家访过程中,我也感觉到家长对教育的淡薄,似乎只要李杰能自己挣钱了,就是成功了。李杰父亲也告诉我,其实李杰和他的姐姐在滁州曾参加过残联组织的短期培训,都有初级按摩师证,而且他的姐姐已经能挣钱了。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残疾人有一技之长,可以自立于社会。但是这个一技之长并不是简单的一门手艺,它更是包含了各种能力。自立于社会,就是自己可以独立、自主、自尊、自信地生活在社会上。一门手艺也许让他们暂时的解决温饱问题,但在人生长久的生存中,必须要不懈努力。只有让残疾学生具有丰富的经验,掌握更多的技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生活才会丰富多彩,才是真正自立于社会,这也是我们特教中专学校的办学宗旨。
(杜黎丽)
上一条: 扶残助困,从家访起步——汤俊峰
下一条: 2014年寒假家访小结——邓丽
您已进入辅助浏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