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处
学工论坛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工论坛

让问题学生不再“问题重生”

发布时间: 2018-11-02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李怀彬

 

所谓“问题学生”指的是智力因素正常,但品德滞后,行为习惯散漫,性格怪异,学习缺乏目标性且随时可能影响班级工作正常开展,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学生。特殊教育学校的生源大多是基础落后的残疾学生,因受身体障碍影响,其文化基础、生活阅历、智力开发等方面都相对落后,甚至部分残疾学生心理阴影大,自我保护意识强。所以特殊教育学校“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该如何实现“问题学生”的转化呢?下面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肤浅认识。

一、放大长处,提高自信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从心理上分析,“问题学生”某种程度上比正常学生更希望得到别人一句真诚的赞赏和肯定。况且,“问题学生”纵然缺点再多,他也还是有长处的。但人们往往容易被缺点蒙住眼睛而看不到或忽视“问题学生”优点的存在,而且其他人的这种另类的眼光也很容易使“问题学生”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导致他们会破罐破摔。所以,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需要积极地为“问题学生”营造一个展示自己优势的平台并把它发扬光大。帮助“问题学生”树立信心,找回自我。班里小军(化名)的懒和散漫成了同学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小军也似乎习惯了大家对她的看法,对一切都那么无所谓。一次全省残疾人读书达人比赛中,小军荣获全省三等奖,拿到奖状的那一刻,明显能感觉到他内心的兴奋和激动。抓住这一点,我特意在班级表扬了小军并希望他以后继续努力,准备参加省“文明风采”征文比赛。在得到肯定和表扬之后,他积极性明显得到提升,帮同学或老师打电子文稿,只要他能做的,点到即到。后来有同学跟我说:“老师,我发现小军变了。”我笑笑说:“只要努力,什么都是可以改变的。”小军的转变,促使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思考,作为班主任,要善于运用放大镜去发现“问题学生”的优点,并把它放大,让他们重新充满自信。

二、心理疏导,增加快乐

残疾学生很多是“问题学生”,他们性格叛逆,喜欢搞小团体或恶作剧,经常无事生非。班主任如果仅凭自身的力量,要想转变“问题学生”要费很大的周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问题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成长是班主任转变 “问题学生”的一条捷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年龄一般在15岁至30岁之间,这个年龄正是他们趋于成熟但又叛逆时期,他们自卑但又希望获得别人器重并彰显自己的个性,他们自知自身有问题,但也不想在别人的批评教育下改正,所以很多“问题学生”总是在迫于老师的压力下表面上改正了错误,而私下仍然一如既往。

班里小伟(化名)就是典型例子:小伟是班里典型的“问题学生”,上课睡觉,搞小团体,顶撞老师,只要他能犯的错的几乎都犯了。虽经多次教育,但效果甚微。我曾经都想放弃他了,但良心促使我试着再努力一番,我私下了解他的性格,知道她自小患有脑瘫,一直被家人视为累赘,被老师所“傻子”。他心里很烦恼,所做的一切怪异行为只是为了引起大家的眼球。我认真分析了他的现状及心理状态,安排他担任班级纪律委员一职,能在班级担任十部,让小伟有些受宠若惊。为了能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他在班级工作中十得特别卖力,对自身要求也明显提高,自他担任纪律委员一职以来,他所住的宿舍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因为她被通报过。看到小伟的转变,我深深感受到其实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有时候是那么的可爱,只要能抓住其心理,并逐步引导,让他们的人生价值在一定位置得到体现,他们一定给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精彩。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唤起人实现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让为上存在不足的残疾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既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即达到了教育木人的目的,也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能力。

 “问题学生”的产生很多与家庭生活环境有关,但孩子再顽劣,最终还是跟父母情感最深。家庭特殊的“问题学生”一般比较自卑且很想彰显自己个性,对外人比较排斥,他们一般表现为话语不多,敏感且行为有些怪异,但他们与家人之间的情感一般比较深。班主任在转化家庭特殊“问题学生”时可以充分利用亲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来感化孩子。小飞(化名)家里一户多残,母亲因病瘫痪在床,父亲因缺少技术,又要照顾他母亲,只能在家门口做泥瓦匠,家庭极为贫困。但小飞的自卑心理和个性却比较强,从不想让别人知道其家庭情况,为了不让别人看出他经济拮据,他表面上总是表现得生活很惬意。一次集体活动(费用自理),他怎么都不愿意交钱,问其原因也不告诉我。后来,我电话联系了他的父亲,从其父亲口中才了解他的家庭情况。我私下找到小飞,与他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促膝谈心,鼓励她要战胜自我,放下包袱,把自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学校的活动中来,让自己变得优秀,才能对得起年父母的养育之恩。最后,我把身上仅有的300元钱给了。那天晚上,他痛哭流涕,并保证以后一定会好好的,再也不会让父母和老师操心。后来我多渠道给他争取了资助,确保了他在校的正常学习生活。小飞的例子让我发现很多家庭有问题的孩子,情感上都比较脆弱,作为班主任,只要抓住时机,适当的拨弄藏在其内心深处的那根“情弦”,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有人说:特殊教育学校的“问题学生”是不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麻烦。而性格特别的“问题学生”更是特殊教育学校中特殊的群体,他们性格偏执,不容易沟通,常常会有一些过激行为。对于这些用简单的说理教育根木就行不通的 “问题学生”,只能采用“迂回战术”,不定期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逐步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淡化他们的逆反心理。小愿(化名)被称为班上的“斗牛”,性格暴躁且冲动,少不顺意就大打出手,搞得班上同学都不敢与他交往。同学们对他的远离不但没有促使他反思,相反搞得他脾气更为暴躁。为了让他逐步走出生活的误区,我不时地找他谈心,了解他的心理状态,并鼓励班里比较活跃的同学与他一起玩,陪他聊天,排除他的孤独感,以致逐步淡化他的逆反心理。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整个精神状态都较以前有了较大改变。一天中午,我没回家,约他到我办公室坐坐,我们之间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我谈到过去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现在有何感受时?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说:“老师,我都不想再提以前的事情了。我觉得自己以前做的事太鲁莽了,但现在后悔也没有用,只能慢慢努力改变,让大家接受我。”临近放假的前一天,与小愿曾经发生矛盾的顺子(化名)找到我,告诉我他和小愿和好了,并且成为了好哥们。此时,我感觉压在自己心中很久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三、学会包容,行动感化

班主任的包容是转化特殊教育学校“问题学生“的一大法宝。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很多是“问题学生”,作为班主任,既要以学校纪律来约束学生,更重要的是要用一颗包容之心来感化他们。小志是一个濒临犯罪边缘的“问题学生”,旷课,抽烟、喝酒,甚至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青年混在一起,给班级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为了能骗过老师和父母,他从不告诉父母和老师真实号码,导致老师和家长之间无法沟通。而我的教育对他也没有什么作用。正当我准备收集材料把他交予学校处理时,小志的母亲给我来了一个电话,让看似平静的生活激起了千层浪花。当告诉这位母亲,他的孩子因为犯错太多,将要被强制退学时,他当日就从外地火急赶到学校。面对让自己伤感的孩子,阿玲的母亲老泪纵横,一再祈求让我再给孩子一次机会,看着这个年迈的单亲妈妈,我迟疑了,最后决定争取给小志一个跟班试读的机会,但要求是在此期间,小志不能再犯任何错误,否则就自动退学。小志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答应我一定会好好表现。有了这次经历和约束,小志明显比以前乖多了,一改以前放荡不羁的状态。临近中职学段毕业时,他特意告诉我:老师,我以后会向想你的!看到小志的转变,我庆幸自己当初给了她一个机会,让他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悬崖勒马,从此走上了另一种征途。

教育本身就是“多味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就是 “调药师”。“问题学生”的转化让我学会如何去克服困难,同时也给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帮助。看到一个个所谓的“问题学生”有了新的生活方向,我同样感到无比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