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专业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业概况

计算机应用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 2018-12-02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计算机应用专业介绍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专业:090100。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5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范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信息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调试与维护、办公自动化、平面设计、网络组建、网站建设技术,具备从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平面设计、办公自动化操作、网站建设、调试及其管理与维护能力。 具有与本专业工作岗位任务相适应的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网络推广、网络编辑、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电子商务公关与营销策划等工作的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就业岗位 

主要就业岗位:计算机系统操作员、计算机维修技术员、计算机平面设计师、网络管理员、网站系统维护员和网页制作员、网店美工师、网店专营、网店策划、网店售前/售后,电子商务物流等; 

拓展就业岗位:图形图像设计员(广告设计员)、计算机设备销售员、售后服务专员、电话销售专员等。

四、知识结构及能力要求

1.知识结构

 通用知识 

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理解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概论;爱岗敬业,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具备基本英语交流及书写知识;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 

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技术;掌握小型网络组建方法;掌握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技能;掌握综合布线技术;掌握网页设计技能;掌握数据库应用技术;掌握网络安全技术等。 

专业拓展知识 

了解图形图像处理知识,掌握网站美工基本技能;熟悉专业英语;掌握网站深度开发方法与技巧;掌握安防工程技术;了解计算机设备销售知识和技巧等;具备一定的交际知识;熟悉计算机行业新技术。 

2.能力结构

具备一定的运用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具备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具备软件编程能力;具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应用能力;具备阅读一般性英语技术资料和进行简单口头交流能力;具备网络工程应用能力;具备安防设计与应用能力。同时具备普通话表达流畅、灵活应变能力与书写能力。

 3.素质结构

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尊严,自觉抵制违法行为;应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情操,讲文明,遵守社会公德,尽职敬业。

业务素质:掌握计算机应用技巧;掌握各类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技巧;掌握计算机综合布线中的常用方法、知识与手段;掌握网络的配置与管理方法,相关问题的处理;掌握网站建设方法与技巧;掌握计算机控制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身心素质: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体力;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资格证书要求

1.计算机证书  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NCRE)证书或应用技术(NIT)考试证书(第四学期以前考取)或参加海南省计算机等级考试。

3.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证书

序号

职业资格证书名称

等级

颁证单位

1

计算机操作员

初级/中级/高级

人社部

2

计算机维修工

初级/中级/高级

人社部

五、课程结构

(二)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学习领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体育与健康、计算机文化基础、公共英语、职业汉语、普通话、军训(含军事理论课程)、入学及安全教育、高等数学等。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

2.专业学习领域: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页制作、网站建设、Asp.net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布线、计算机网络安全、服务器架设、C语言、数据库原理、模拟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数字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顶岗实习等。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和核心知识、技能。

3.拓展学习领域:计算机专业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网络设备调试、Java程序设计、软件工程、Php程序设计、Photoshop、Flash、Auto CAD、专业英语等。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信息管理类专业的拓展知识和技能。

(三)专业主干课程、核心课程及内容

1.专业主干课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系统及应用软件安装。

Asp.net程序设计:掌握使用Asp.net程序设计网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交互式动态网站制作。

网络布线:掌握综合布线的基础知识,了解如何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测试和验收,掌握选择布线工程器材的方法,培学生网络布线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能力。

C语言:掌握计算机编程语言和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的能力。

计算机控制技术:掌握计算机控制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技术,培养学生能够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正确的控制算法,设计出完整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2.专业核心课程

网页制作:掌握网页制作技术及知识,是学生具备根据网站管理的需要设计、更新网页的能力。

网站建设:掌握网站建设的基本技能与知识,培养学生根据客户需求建设、维护网站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掌握网络组建的基本知识、原则、技术及网络操作系统安装、使用,管理等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使用网络管理的过程及设计思路,提高学生网络设计与应用能力。

服务器架设:掌握市场主流网络操作系统,分析并掌握网络操作系统作功能,提高学生实际解决网络操作系统管理问题的能力和网络服务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教学体系

1.明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2.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理念。

3.建立师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为课程体系的实施提供保障。

4.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资源,建立课程体系实施的实训保障。

5.突出职业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实施“情境教学、项目导向”教学方法。

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课证合一”的2.5+0.5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方式和实训基地状况说明

2010年起,本专业与企业合作,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训练学生的专项业务动手能力,实践教学一部分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另一部分在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具体安排如下:

1.第一学年在校学习。新生入校第一年集中在校学习理论知识,为后续实训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第一学期借助校内课堂及实训条件,学习公共基础模块知识及训练,第二学期学习专业能力模块知识及训练,为各种职业技能考试储备必要的理论知识。

2.第二学年,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特色,进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邀请海南省计算机行业的相关专家来校指导,并采用模块式教学方式进行校内实训学习,利用现有的实训场所强化训练专业技能等。

3.第三学年,学生们在掌握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各岗位知识和操作技能后,由学校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全面进入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既让学生们在实践环境中得到了学习和锻炼,同时也缓解了企业一线岗位的用人需求和培训烦恼,学院在完成了教学计划和任务的同时,也为企业建设作出了贡献,真正实现了与企业的紧密结合,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服务于社会。

本专业有校内实训室2个,一个是计算机网络实训室,一个是计算机维修实训室,有校外实训基地四个,分别是三亚风向标视觉科技有限公司、三亚启峰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三亚分公司、三亚众盛科技有限公司,能满足学生实训需要。

实践教学

工学结合模式及教学安排:采用“2.5+0.5”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不低于50%,实践教学一部分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另一部分在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具体教学安排如下:

1.第一、二学年校内教学(含实训)。

2.第三学年顶岗实习教学。由学校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计算机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在学校专业课程设置表格中提炼,常规设置的是: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考证培训、实习)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