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所以马致远的秋是悲凉的;因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所以李白的秋天是忧愁的”;因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以陶渊明的秋天是怡然自得的。然而,现在因为生活,已有多少人忘记了,秋的美。
秋天很美,美在一份悲凉。在梧桐夜雨中的晏殊是多么思念他那不知踪迹的爱人呀!他伴随着潇潇而下的秋雨一起呜咽,用最真挚的思念之情写下“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潇潇雨”这样悲凉的诗句。晏殊的这份悲凉,不是正好与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至黄昏,点点滴滴”不谋而合了吗?都是对自己爱人的思念呀!秋雨使他们的思念更加的悲凉,悲凉的是那样的美!
悲凉的秋,美丽的秋让我不由想起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细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觉得还有点落寞。”
虽然通篇都是精妙的文笔,可是眼光总是留恋于那细细的丝纹,那细腻的清闲的落寞和悲凉的味道。
难道秋的凄凉不能成为她魅力的所在吗?难道秋的清冷寒怆不能成为秋爱美的理由吗?在文人笔下秋可以有“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苍茫;可以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惨淡;还有“晴空一鹤排云上,更诗情到碧霄”的“风霜高洁”的爽心悦语。在那份变化多姿的秋意可以有清笛演绎出高洁,可以有琵琶铮铮弹奏出肃杀,可以有悠远古琴传达出缠绵,可以有淡定筝声描绘出沉静。而我眼中的秋是豪迈雄壮的,虽然耳边不再响起眼前,不再重现“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刀鸣马啸,但却可以感受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浓重悲情……
秋天是那么美丽、悲凉……
秋雨,让我们悲凉;秋风,让我们忧愁;秋色,让我们怡然自得。
当漫天旋转的枯黄划出季节更替的轨迹,秋天愈发显出她的美丽,那是一份不需要任何东西来装饰的美丽。
18张医康复保健 阮国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