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 【发布人: 】 【发布时间: 2016-05-10】 【点击量: 】
2016-05-10 点击量:
皖残联办〔2016〕30号
各市及省直管县残联: 现将《2016年安徽省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省残联办公室 2016年5月9日 2016年安徽省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工作要点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技能水平,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对全面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我省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主要任务是:认真组织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精准培训,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建设,组织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规范职业能力评估工作室建设,认真开展盲人医疗按摩考试,统筹、协调、整合各类培训资源,为广大残疾人提供职业培训机会和平台,促进残疾人就业,帮助残疾人家庭增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 一、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认真组织开展精准培训 1、完善统计数据,确保残疾人信息精准。继续做好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状况实名制统计管理和信息更新,确保应录尽录;开展实名制数据统计分析管理,以问题为导向,科学制订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目标,针对性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 2、适应市场需求,以项目带动就业创业。充分发挥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作用,结合“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等供给侧改革,运用市场,适应市场,在国家和地方项目中开发残疾人岗位,向基层,向农村延伸拓展残疾就业渠道,带动、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创业。 3、开发培训项目,开展残疾人精准培训。全年全省计划开展残疾人培训28444人,其中,开展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9649人;开展残疾人岗位提升培训2594人;开展残疾人创业培训3941人;开展电子商务培训1667人;开展辅助性就业培训912人;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8357人;开展残疾人其他类培训1324人。通过多形式多种类精准培训,确保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庭的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实现就业和生产增收。 二、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扩大基地规模,开展省级基地认定。开展新一轮省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认定工作,鼓励优质职业培训机构申报省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充实扩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数量和质量。 5、规范基地管理,促进基地发挥效益。制定并完善全省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建设规范和评估标准,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建设的规范化管理,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基地的认证、考核和评估工作,建立奖惩和准入退出机制,促进基地扎实开展工作,带动本地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工作。 三、组织开展技能竞赛,激发残疾人学技能热情 6、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做好筹备、组织、开展全省第八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工作,协调人社部门做好获奖选手的职业资格晋升、表彰奖励、就业跟踪和赛后技术总结工作。加大竞赛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激发广大残疾投身学习技能的热情,提升残疾人整体就业创业能力。 7、协助省残联积极承办好全国特殊教育职业院校技能竞赛。 四、扩充工作室建设,开展职业能力评估 8、继续推进职业能力评估工作室建设。在各市和省直管县普及建立职业能力评估工作室的基础上,将工作室建设向县级拓展延伸。各县均应创造条件建立相应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工作室,为残疾人顺利、稳定就业提供技术支持。 9、全面规范开展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工作。以职业能力评估工作室,或依托残疾人培训基地、就业实训基地等机构,系统开展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全年开展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1200例。 五、强化服务管理,促进盲人按摩行业规范发展 10、组织好盲人按摩医疗考试工作。按照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标准要求,完善工作制度,强化服务管理,加强考务人员、考官队伍建设,严审报名资格,严格考试流程,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安全顺利。 11、规范盲人医疗按摩资格证书管理。配合卫生行政、中医药部门做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的执业备案和中国残联定期抽查资格证书发放及年审,规范证书的审核、发放和年审工作。 13、开展省级盲人医疗按摩继续教育。 六、增强协调意识,营造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工作良好氛围 14、积极协调整合残联、人社、教育等部门培训资源,联合社会各界和企事业单位,多渠道拓宽残疾职业培训途径。 七、其他 15、各级培训部门要密切协作、相互配合。省培训中心要依托省特教中专学校专业、师资等资源,在开展好省本级培训的同时,积极支持指导市县培训工作。 16、各级残联培训(就业)中心或部门要多形式广泛宣传,营造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工作良好氛围。 17、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附件:1.2016年职业培训工作任务分配表 2.2016年全省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测试任务指标
您已进入辅助浏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