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 【发布人: 】 【发布时间: 2011-09-08】 【点击量: 】
2011-09-08 点击量:
2010年9月6日,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
中国残联共同下发《关于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通
知》(卫农卫发〔2010〕80号),将运动疗法等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城乡
基本医疗保障范围。2011年4月6日,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
《关于做好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工作的通知》(卫农卫发
〔2011〕27号),对提高农村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安徽省、内蒙古自治区、上海市按照文件要求,主动协调有关部门,积极
推动出台惠及广大残疾人的医疗康复保障政策和救助项目。
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障医疗康复项目范围及残疾儿童抢
救性医疗康复按病种补偿试点方案》(皖卫农〔2011〕14号),在将9项医
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基础上,突出了对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
的补偿措施,对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门诊费用实行按病种定额补偿,
同时,在城乡医保的定额补偿之外,民政部门再给予定额20%的医疗救助,
从而使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费用的补偿救助比例达到了80%,提高了补偿救助
水平。内蒙古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保障范围的实施意见》(内残联办〔2011〕13号),将纳入新农合报
销的项目由9项扩大到18项,将小腿假肢、大腿假肢、矫形器适配、社区康
复测查、助听器选配实验(含编程)、真耳分析、徒手平衡功能检查、一
起平衡功能评定、失认失用评定等9项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有力地推动残
疾人辅助器具工作的开展。上海市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的康复项目
已涵盖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烧伤、物
理治疗等七大项156个小项,覆盖面广、保障范围较全。
来源:中国残联两建办中国残联网站
您已进入辅助浏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