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 【发布人: 】 【发布时间: 2010-08-15】 【点击量: 】
2010-08-15 点击量:
为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教育部等部委于7年前启动了中职教育东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的工作;如今,西部大开发已进入第二个十年,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背景下,中职东西部合作需要总结经验,破解难题,更需要新的路径和举措。
背景 国家层面推动的中等职业教育东西部合作始于2003年,前不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教育部正积极部署下一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与东西合作推进计划”,计划实施推进东西部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办学、加快推进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藏区及新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扶持中等职业教育民族特色学校建设等项目,积极推动东西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校管理、教学改革、教师培训与交流、联合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合作办学。计划2010年-2012年,东部与西部每年参与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办学的学校达到3000所以上,年招生规模达到60万人,培训与交流教师2000人次,促进区域之间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西部需求与东部资源对接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重庆)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介绍,教育部今后将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与东西合作推进计划,以期推进中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布局,支持西部大开发。 “东部有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就业条件也好,但因为很多大城市的学生选择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生源匮乏;而在西部地区,职业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很多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后便辍学。”日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巡视员张昭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西部有需求,东部有资源,这项工作,就是促进需求与资源对接。” 据了解,一些西部地区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只有40%~50%,其中能上职业学校的仅1/3,加之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加偏重普通高中教育投入,一直以来,一些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培育能力非常薄弱。“如云南、贵州等地的办学条件很差,但生源多。中等职业教育东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把西部地区不能满足的职业教育需求和东部地区可能闲置的职业教育资源对接,各方面都需要。”张昭文介绍,自从2003年,教育部、财政部、原劳动保障部印发《关于开展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的意见》以来,教育部积极推动职业教育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目前,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山东省、江苏省、辽宁省、浙江省等发达省份与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等西部欠发达省份结成帮扶对子,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的规模不断扩大,从2004年到2009年,联合招生人数超过200万人。“相比于西部,东部地区有发达的产业链,职业教育容易与企业合作,与产业结合,学生毕业后也容易找工作。” 教育部相关调研发现,正是因为东西部联合办学,让很多西部农村的学生获得了职业技能,并在东部地区获得了工作机会,“一个孩子读职校,一个家庭的经济情况就大有改观,每年有几十万在西部地区不能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到东部地区接受职业教育,他们毕业后多数留在东部就业,与没有接受职业教育直接就业的同学相比,他们依靠就业技能,每年能够多收入几千元钱,不仅可以改变学生自身的命运,还可以增加几十万户西部贫困家庭的收入,为西部大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张昭文介绍说,“现在看来,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从西部到东部,从农村到城市,已是趋势,有如‘西气东输’工程,我们正在开展着职业教育的‘西生东输’工程。” 发挥多方力量,拓展多元渠道 “以前主要是政府的力量,教育部组织,地方政府推动,现在的渠道则更加多元。”张昭文回忆,2003年以来,东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的方式主要是东西部省份分别向教育部相关部门报送生源数和接纳数,由教育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司统筹安排。 除了生源的供需对接,西部职业学校希望在合作办学中自身也获得发展。“学校对学校开展的合作越来越频繁,这是好事,政府部门应该积极支持。”张昭文说,去年,教育部推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协作会"成立,协会力量积极配合政府推动这项工作,积极为学校与学校的合作搭建平台。"去年在陕西和云南召开的两次东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洽谈会便是很好的平台。"张昭文介绍,有20多个省(区、市)、1000多所职业学校参加了洽谈会,很多学校在洽谈会上自主寻找合作对象,最终签订了13万人的合作办学招生计划。 "对个别地区,我们还采取了单独措施。"张昭文介绍,为了援建三峡库区,今年3月,教育部、国务院三峡办组织东中部18个省市的43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与三峡库区21所职业学校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在师资培训、经验交流、联合招生等方面开展合作,利用东中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推动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基本上是东部两个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帮扶一个库区职业学校,这样的力度是很大的。" 另外,参考多年来在普通高中教育中实施的内地"西藏班"政策取得的经验,今年起,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将共同组织举办专门帮扶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校学子的"内地中职班"。据了解,天津、吉林、上海、广东等12个东中部地区较发达的省市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举办"内地西藏中职班"的工作正在抓紧部署,今年秋季学期,将有3000名西藏学生到"内地西藏中职班"就读。财政部为这部分西藏学生提供生均8500元的生活补贴,并为招生学校提供一次性生均5000元办学经费补贴。 "让西藏的孩子到中东部发达省市学技能,这应该成为我们援藏工作的一个长远、有效的路子。"张昭文说,按计划,2013年后,"内地西藏中职班"年招生规模将达到5000人。另据了解,"内地新疆中职班"正在积极部署中。 完善机制,破解生源竞争、经费分摊难题 合作不是完美无缺。张昭文介绍,因为人口因素,总体生源规模下降,一些西部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省份和地区,现在也面临生源紧缺的问题,"如四川成都市、德阳市,重庆市永川区等地,职业教育比较发达,也面向周边地区招收中职学生,他们其实与东部一些学校是存在竞争的。" 全国政协常委赵俊也曾向记者表示担忧:东西部合作办学更多的是合作招生,生源流向东部地区,但西部地区当地的职业教育却很少在"合作办学"中获得实质性帮扶和提高。另外,第一代农民工精力旺盛时到沿海地区打工,贡献东部城市建设,当年老多病的时候又返回西部家乡,西部地区继续承担这个群体的养老和医疗负担。赵俊担心,当前中职学生的就业质量依然较低,是否会重蹈第一代农民工的覆辙。 张昭文也认可这种问题的存在,"但是他们到东部地区享受比较优质的职业教育,学到一技之长,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会成为城镇企业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或三产服务人员,比未接受过职业教育、单纯的体力劳动者强很多,他们将逐步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城镇的新市民,避免重蹈第一代农民工的覆辙。"另外,据介绍,教育部也正在探索研究,把帮扶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向全国推广,以切实帮扶西部地区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 制约中等职业教育东西部合作的另一个掣肘因素是经费,"一些东部地区的政府不给非本地户籍的学生提供人均经费补贴;另外,现行的中职学生助学政策,每学年向每位学生提供1500元生活补贴,中央财政补助一部分,另有一部分需要地方政府配套解决,如果东部地区招收外地学生越多,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就越多,财政压力影响了一些东部地区招收西部学生的积极性。"涉及经费的问题不仅这些,张昭文说,"学校也面临困难,东部学校招收西部学生收费标准一般参照西部职业学校的标准,但实际生均办学成本远高于西部地区,低标准收费让学校亏本;如果提高收费标准,西部地区学生家长又难以承担。" 这些现实问题正在各地方的探索中求解,宁夏等一些生源输出地政府承担了学生的配套经费补贴,上海等生源接收方政府也给予招生学校相应的办学补贴。 针对上述两个难点问题,张昭文说:"首先要切实帮助西部地区发展当地的职业教育,东部地区要从专业建设、教师培训、实训基地建设等多方面给予切实的帮扶,教育部正在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的帮扶机制;其次,我们建议国家和省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支持职业教育东西部合作,因为这对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支持西部大开发意义重大--受益的不仅仅是西部和农村,东部和城市也将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来源:人民政协报
上一条: 教育部召开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改革案例推介会
下一条: 《教育规划纲要》为职业教育带来“春天”
您已进入辅助浏览模式